受“落叶归根、故土难离”的传统思想的影响,移民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难度很高。作为云南省水电移民大县,绥江县推出结对包保“一家亲”、民情办理“一条龙”、政策共商“一条心”、信息公开“一扇窗”的经验做法,取得了辉煌成果。学习推广“绥江经验”,以“学习、行动、公开、反思”推动做实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
注重学习,培养服务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民服务,是立党之本,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更是立身之本。因此,党员干部应积极利用网络、影音资料、远程教育等媒介,明确学习时间、内容、步骤、次数,通过文件通知、精神解读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汲取“绥江经验”中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成功做法。有了思想做支撑,党员干部才会在脑海中认识到服务群众的重要性,才能树立心装群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注重行动,增强服务实效。以思促行,结合当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和第二批部署实际情况,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到有困难、生活艰苦、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绥江县探索实行的“三访”制度收集民情和“三分三定三督”制度处理民情的工作方法,变“替群众做主”到“群众自己做主”,切实使群众的利益得到满足。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党员干部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使群众群众要求有着落、有回音。
注重公开,端正服务态度。党员干部应自觉让权力公开化、透明化,绥江县就是打开了信息公开透明的“窗子”,让群众看得实在,从而提高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使党员干部不再乐于有权力,而是更加畏惧权力、慎用权力,在践行服务上高度重视、廉洁自律,为群众办事就更显实效。公开透明并不只是空口白言,而是党员干部“民本位”思想的具体体现,应该作为一种刚性约束,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严肃处理损害群众利益的党员干部,使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注重反思,积累服务经验。坚持“回头看”的工作方法,是让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后,不单总结成效,也要寻找不足,使今后的路子更加稳健,不易“踩空”。 党员干部应以绥江经验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反思有没有做好群众工作、有没有服务基层和群众的本领,这样才能进一步坚定立场、理清不足,并研究摸准未来前进的方向,创新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不断将零星经验系统化、成熟化,才能持续使干部服务群众的方法路线“踩稳”、“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