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世界第四大的向家坝水电站距绥江60公里,为支援国家绥江县城和3个集镇整体迁建,近6万益民搬迁安置,一举成为云南第一移民大县,从规划到建设,10年迁建历程,16万绥江儿女在金沙江畔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移民赞歌。
历史不会忘记,在一年时间内,绥江建成了一座全新的县城和三个乡镇新集镇;6万移民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搬离了世代为靠的家园,舍弃了祖辈相依的土地,住进了当时居住条件尚不完备的新城集镇;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绥江顺利地拆除了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县城,创造了水电开发史上的“绥江奇迹”。从此,金沙江畔建起了一座山水交融、靓丽隽秀的湖滨生态园林新城。
“绥江经验”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鲜活样本。无论是“进得百家门,才算公家人”、“把回应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责任”,还是从“替群众做主”到“让群众自己做主”、“知晓率决定支持率,透明度决定公信度”,“绥江经验”的实质和功用就是用党的群众观指导建设,用党的群众观教育干部,用党的群众观处理问题,用党的群众观引导舆论,用党的群众观造福群众,因而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保证各项工作平稳和谐推进,破解了移民拆迁安置过程中的难题,创造了难能可贵的“绥江经验”。
“绥江经验”是绥江的“传家宝”,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活样本。近10年来,绥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化群众工作,维护群众权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深化和创新“绥江经验”的内涵,不断凝聚新的战斗力,注入新的生命力,推进科学发展。
学习推广“绥江经验”,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也是实践的主体。“绥江经验”是绥江人民的伟大创造。“绥江经验”的重要法宝,就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近10年来,16万绥江儿女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注重德法并治、创新方法,用智慧和汗水,鲜血和生命,凝聚成了鲜活的“绥江经验”。“绥江经验”的发展历程表明,群众是“绥江经验”的真正创造者、实践者,只有一切理解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才使“绥江经验”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学习推广“绥江经验”,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主题不动摇。支援国家建设,匹夫有责。但移民拆迁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历史任务,面对极其繁重的任务,绥江在搬迁安置和城市规划建设的每一项决策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使决策充分反映群众的意愿。制定的每一项政策都始终做到惠民利民。为把搬迁安置后的城市建得好,建得美,建出特色,绥江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管理,“湖滨天堂•生态绥江”已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山一城一基地一走廊”的城市战略布局吸引八方宾客眼球。绥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把为人民谋福祉、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和谐稳定的局面。
学习推广“绥江经验”,必须依法行政、规范运作、亲情移民、阳光移民。这是“绥江经验”的精髓。绥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充分维护移民群众权益。在大力开展亲情移民,真情服务的同时,从各项决策、政策制定、建章立制到各项工作落实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依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移民群众全程参与,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话语权,做到了依法依规、阳光透明、合理规范。“绥江经验”告诉我们,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向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运行转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规范约束行政权力,切实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执政为民。
学习推广“绥江经验”,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固本强基。基层是社会的细胞,是发展建设的基础。“绥江经验”追本溯源,就是一个如何加强基层基础的经验,它发端在基层,作用发挥在基层,反过来又指导基层的工作,并在基层得到坚持发展。基层强则工作强,基础实则基层稳。近年来,绥江始终坚持基层基础不动摇,不断健全基层工作机制,不断探索筑牢基础之举,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基层党建“一把手工程”,全面推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力开展移民党建工程,推行党员领导干部职工包扶责任制,绥江县委、政府喊出了亲情移民、走群众路线的口号,一场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的帮扶运动就此展开。绥江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哪里有群众,就一定要到哪里去工作。进得百家门,才算公家人。群众工作千难万难,有群众信任就不难;让群众信任固然很难,但结对帮扶落实了就不难。
学习推广“绥江经验”,必须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党的领导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绥江经验”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每一个发展阶段和关键节点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对“绥江经验”高度重视,很多省部级领导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绥江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指明了方向。10年来,绥江大力加强移民党建工作,全面实施党员干部职工挂钩帮扶移民群众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绥江经验”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广大基层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扎根基层、勇于探索,促进“绥江经验”的形成、深化、发展和创新。党的领导始终是“绥江经验”形成、坚持、发展和创新的政治优势和主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