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都习惯称干部是“公家人”,作为一名干部当时刻办“公家事”,时刻提醒自己是“公家人”,否则吃着“公家饭”,却办着“私人事”,寒心的是群众,危险的是干群关系。
当前,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极少数干部下乡坐车看看,情况在电话里了解,决策在办公室里闭门定夺。科技让工作越来越便利,离群众却越来越远。拿着公家工资,却渐渐忘记了自己是“公家人”,这种风气在全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今天当及时刹住。
“进得百家门,才算公家人”。面对极其繁重的任务、极其紧迫的时间,作为移民大县的绥江县委、政府喊出了亲情移民、走群众路线的口号,一场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的帮扶运动就此展开。绥江的实践告诉我们,“进得百家门,才算公家人”。哪里有群众,就一定要到哪里去工作。群众工作千难万难,有群众信任就不难。要让群众信任,就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公家人”,多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接地气,多挽起裤腿与群众干活在一起,真真正正把自己当作“公家人”,行公家事,让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了就不难。